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国家能源局关于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发改能源132号】建立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自愿认购体系。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制度是完善可再生能源支持政策和创新发展机制的重大
碳中和作为一种绿色发展新范式,因应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这一提法。国际环境法上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是各国实现碳中和的基石理论,这一理论的重要实践突破来源于《巴黎协定》第6条设定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条款。
SCF计划在2026年设立,旨在确保气候转型公平且具有社会包容性,将帮助小型企业和家庭应对新措施带来的更高燃料成本,特别是受能源和运输资源短缺影响的弱势家庭、微型企业和运输用户。
欧洲议会此次通过的一揽子气候法案,使得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更加具体化。 根据ETS法案,到2030年,欧盟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减少62%,这比之前43%的减排目标有了大幅提高。同时,计划到2034年逐步取消针对欧盟内部企业的免费碳排放配额。
取决于各大经济体能否实现脱碳。数十年来,廉价的化石能源促进了经济的蓬勃发展。化石能源之所以便宜,是因为燃烧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外部效应长期不受重视。随着国际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越来愈强烈,碳价的上浮会逐渐的削弱化石能源的竞争优势
碳卫星遥感是客观反映碳源和碳汇的精准监测唯一手段,一条新的技术路线,可得到最接近真实的碳排量数值。碳星座大数据解决双碳碳汇、碳源盘查、碳减排监管中存在的数据不完善、客观性差、精准度低、成本过高和实时性差等核心问题。协助各地区摸清双碳减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
据德新社报道,欧洲议会近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以多数票通过了3项主要气候法案:碳排放交易体系改革(ETS)、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价值高达867亿欧元的社会气候基金法(SCF)。欧盟理事会已投票通过了CBAM,这标志着该法案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我国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我国的碳汇能力逐步提升,通过大力培育和保护人工林, 2010-2016 年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吸收约11.1 亿吨碳,吸收了同时期人为碳排放的 45%,可见林业碳汇在碳中和愿景中扮演重要角色,碳汇项目将助力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
积极推进低碳技术创新与能源结构优化,强化能源强度低碳创新协同效应。碳交易政策可以通过创新低碳技术和优化能源结构来提高低碳贸易竞争力,而这需要加快研究绿 色低碳前沿技术,大力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并推动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强化和完善能源
多年来,试点碳交易政策显著提高了试点省份的低碳贸易竞争力水平。大量的实践证明,碳交易政策动态效应表明其对试点省份的低碳贸易竞争力水平具有持续影响,且影响效果逐渐增强;碳交易政策通过成本优化激励、收益补偿驱动、风险波动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