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亚洲开发银行宣布推出“亚太创新气候变化融资机制”(IF-CAP)。作为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机制,IF-CAP将显著加大对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攻坚战的支持。目前,IF-CAP的初始合作伙伴包括丹麦、日本、韩国、瑞典、英国和美国。亚行正与这些合作伙伴磋商机制运行细节,包括如何为相关项目准备提供赠款和为亚行部分主权贷款资产组合提供担保等事宜。通过IF-CAP担保降低亚行资金风险敞口,使得亚行得以释放部分资金,加速为气变项目提供新资金。亚行的这一气变融资机制在多边开发银行中尚属首创。
当前,我国已初步建成科学、全面、长时间序列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先进成果。一是建立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获得监测记录180万条,掌握生物多样性现状与变化趋势。二是形成目标明确、系统全面的顶层设计,针对13个生物类群和7类生态系统
自然资源部、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林草局近日联合印发了《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要基本摸清我国生态系统碳储量本底和增汇潜力,初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生态系统碳汇计量体系,加快构建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原因是维护碳市场的运行,在履约前企业能进行市场的交易操作。在每年的主管部门确认前,企业是无法确认前一年的终排放量和配额量的。主管部门只能根据企业再前一年的实际运行情况,按照再前一年的实际数据的一定比例发放,在主管部门确认
若新增设施是以天然气为主燃料的发电机组,则符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及配额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中提出的重点排放单位纳入条件,在正式投产后需要进行碳排放核算、报告,通常在第二年纳入全国碳市场配额管理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后再参加履约。
按照当年适用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或修订版本要求,企业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不包括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消耗化石燃料产生的排放。
清洁能源是供应链实现绿色发展的核心。许多知名品牌提出了具有雄心的碳中和目标,需要供应商采用清洁能源,而这离不开能源企业参与其中。主动赋能企业绿色发展的越来越多,他们想在前、做在前,在用户还没有意识和行动之前,主动帮助分析用能情况,引导用户节能减碳
为期两天的彼得斯堡对话于周三在柏林结束,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宣布,德国承诺向绿色气候基金 (GCF) 提供新的资金,将增加对发展中国家气候行动的资助。
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领域加快补短锻长,增强标准、品牌、商业模式、产业生态塑造能力,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优化全球产业链布局,更好支撑带动产业链循环畅通。充分发挥安全支撑保障作用,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建设,推进重要能源
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日前批准3.45亿美元贷款,助力中国中部地区的湖北省和湖南省绿色农业和农村发展,支持中国推进全球公共产品议程。该项目将有助于减少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土壤碳汇,改善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
据易碳家了解到,Verra 在过去一周暂停了一个大型炉灶项目和两个红树林修复项目,以阻止这些计划获得碳信用额度。
“保守性原则”是指企业在估算和处理排放数据或支撑配额分配的生产数据,以及核查机构在对估算和处理的数据进行核查时,均应确保相关估算和处理方式方法“不会低估履约年度的排放量或不应导致配额过量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