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当年适用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或修订版本要求,发电设施核算范围不包括外购热力带来的排放。
据易碳家了解到,土壤有机碳指一定深度内(通常为1.0m)矿质土和有机土(包括泥炭土)中的有机碳,包括难以从地下生物量中区分出来的细根(小于2mm)。
据易碳家了解到,基本木材密度是烘干树干重量与新鲜树干体积(不包括树皮)的比值。它是以干物质质量计算的木材生物量。
据易碳家了解到,生物量换算和扩展系数是树木地上生物量与树干材积之比,单位:吨干物质/米3。
据易碳家了解到,碳循环是一种生物地质化学循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中 交换。碳的主要来源有四个,分别是大气、陆上的生物圈(包括淡水系统及无生命的有机化合物)、海洋及沉积物。通过化学、物理和生物过程进行从库到库的碳交换。与氮循环和水循环一起,碳循环包含了一系列使地球能持续存在生命的关键过程和事件。碳循环描述了碳元素在地球上的回收和重复利用,包括碳沉淀。
据易碳家了解到,“碳中和”是指通过计算某活动、工业生产或其他相关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然后通过造林、森林经营等碳汇项目产生的碳汇量(减排量)抵消了相应的排放量,以实现碳排放与碳清除相互抵消,达到中和的目的。
排放系数指与活动数据有关和排放出的化合物数量系数。在给定运行条件下对某一类活动的排放系数通常是基于测量数据的样本得到的平均代表性排放率。
碳库中的碳储量由于碳增加与碳损失之间的差别而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为碳储量变化。当损失大于增加时,碳储量变小,因而该碳库为源;当损失小于增加时,该碳库为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