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黄浦以创建上海市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区为目标,牢固树立和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全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根据全市2024年节能减排目标和任务安排
黄浦区2024年节能减排目标为单位增加值能耗力争下降4.3%左右,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不超过1%,力争完成“十四五”规划进度。进一步完善平台在全区碳排放数据收集、汇总和分析、建筑等九大领域碳排放管理、一大会址新天地碳排放示范等场景建设方面的功能
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4月1日下午在河内举行2024年第一季度例行记者会。林业局局长陈光宝在会上发表讲话时表示,截至目前,越南已完成向世界银行(WB)出售总价值5150万美元的1030万吨碳信用的工作。越南也获得了全部5150万美元
为加强我市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管理,深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按照《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和《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等要求,现组织开展全市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报告、核查、履约等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第一,发电端的减碳:包括光伏、风电、水电、核电以及特高压等环节。要减少碳排放、增加非化能源消费占比,最直接的就是强化电力生产端的减碳,包括鼓励光伏、风电、水电、核电、氢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我国光伏、风电、水电装机量均以占到全球总装机量的三
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碳中和就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而提出的解决方式。近期,因为多篇文章中提到“碳中和”概念,很多粉丝留言问什么是碳中和
过去浓烟滚滚的化工厂,华丽变身成为市民打卡的城市“绿肺”,低碳绿色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心公园再获国家级殊荣,成为首批23个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之一。国家能源局近日公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名单,城市绿心项目成为北京市辖区内唯一入选案例
到2025年,出台若干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力争完成400个产品碳足迹核算工作,电池、光伏、钢铁等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初步搭建,省级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启动运行,产品碳足迹标识工作体系初步建立。到2030年,全省产品碳足迹管理标准体系基本完善
《江苏省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在落实国家政策要求基础上,根据江苏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具江苏特点的任务举措,具体体现为三个特征。(一)重点突破。立足江苏实际,一是聚焦重点行业,优选市场占比高、产业规模大、产业链完整、基础数据
产品碳足迹是产品从原材料获取、生产、运输、使用到最终处置/再生利用等全生命周期各环节温室气体排放总和。全球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绿色低碳导向的国际贸易规则、产业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正加速形成。发达国家已先行推动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和认证体系
2024年3月1日,全球环境基金“中国准备气候变化第四次国家信息通报及两年更新报告能力建设”项目指导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京召开。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一级巡视员蒋兆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副代表James Geroge出席会议并致辞
碳评级机构BeZero Carbon发布了新的研究报告,预计国际自愿碳市场(VCM)将迎来创纪录的增长,到2024年可能会有2.5亿个碳信用抵消退役。在经历了市场增长停滞的充满挑战的两年之后,最新研究表明,市场可能会恢复到2022年之前的增长水平。目前估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