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日起,全球首个“碳关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启动试运行。依据CBAM规定,欧盟对从境外进口的特定产品要额外征收碳边境调节费用,产品覆盖范围包括电力、钢铁、铝业、水泥、化工、氢等六大行业
当前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随着全国碳市场交易即将迈出新的步伐,林草碳汇作为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广受市场关注。森林草原与碳汇有何关联?当前林草碳汇市场交易情况怎样?如何巩固和提升林草碳汇
一些地方认为,当地的森林资源好,碳汇量肯定多,就会很值钱。究竟是不是这样?到底哪些碳汇可以拿来交易?对此,林草碳汇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朱建华指出,森林资源好通常是指森林覆盖率高、蓄积量大,但不能简单认为这样的森林
除了全国和地方试点碳市场之外,许多省市也探索了多种形式的碳汇开发与交易机制,例如林业碳票、林业碳普惠、红树林碳汇等。这些地方碳市场的碳汇核算方法差异较大,碳汇产品的质量普遍不高,交易价格也呈现多元化
德国过去一年的碳排放量已经降至70年来最低水平,向碳中和的最终目标又迈进了一步。去年,由于燃煤发电减少和能源密集型工业产量下降,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6.73亿吨,为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比1990年低46%
依据ISO14064《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实施步骤,开展边界界定、确定测量范围、选取构成要素,通过第三方华测认证公司取得ecoinvent、cpcd数据库的碳排放因子数据,测算出在生产、包装及运输活动中各环节直接或者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2.385Kg CO e /Kg
该组织成立于 2015 年,当时名为国际 REC 标准基金会(I-REC Standard),旨在成为国际公认的标准化机构,促进全球标准化 REC 计划。从那时起,该组织发现相关属性跟踪系统的使用量显着增长。2018 年,I-REC 标准委员会批准从基础市场便利化中分离出来
2023年12月13日闭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通过了最终协议,呼吁各国“以公正、有序、公平的方式减少能源系统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在这关键的10年加快行动,以便在2050年实现与科学相符的净零排放”。协议还呼吁在2030年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积极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作为一种环保、节能和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低碳农业旨在通过产业调整、技术创新、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手段,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和损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本市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创新驱动、协同增效的原则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多元共治机制,形成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互协调促进的制度体系,实现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双碳指的是2020年9月中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关键时期。最高院发布了2021年《关于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为建设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
为规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活动,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 市场监管总局令第31号),经商生态环境部,制定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实施规则》,现予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