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及相关活动,10月19日,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自公布之日起实行。这标志着自2017年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被暂停登记6年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再度重启
2023年10月20日,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标志着暂停6年的CCER项目即将正式重启。办法明确方法学需完全更新,细化项目审定登记和减排量审核登记条件,对项目建设与减排量产生新老划断
2021年7月,欧洲委员会提出了“Fit for 55”,即为实现欧盟在2030年至少减少55%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承诺而构建的一揽子计划,其中包含CBAM的立法提案。目前,国际上并没有为“碳泄漏”划定责任主体的规则可供遵循,而不同国家气候政策不平衡导致
“绿色低碳和人工智能是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柏国强在论坛上指出,人工智能可推动数字化赋能低碳转型;绿色低碳则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发展空间。两者相互融合、相互支撑,共同助力上海科创策源和产业创新
《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呼吁到2050年将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70%,相关研究表明,使用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清洁能源至少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的90%。当前,在向碳披露项目(CDP)报告的620多个全球城市中,已经有超过100个城市有至少70%的电力来自水力
据易碳家了解到,审定与核查机构纳入认证机构管理,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认证机构管理办法》等关于认证机构的规定,公正、独立和有效地从事审定与核查活动。审定与核查机构应当具备与从事审定与核查活动相适应的技术和管理能力
国内低碳领域共有1家企业上市,2家企业被并购,8家企业获投,融资总额约11.85亿元。低碳领域指的是亿欧数据行业分类中的材料、节能环保、能源矿产这3个行业。
国外低碳领域共有3家企业被并购,6家企业获投,融资总额约9.95亿元。上述融资金额统计,模糊金融及未披露金额已根据一定规则转化成估算数值,并统一换算为人民币
自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以来,业界对“双碳”人才需求激增,金融、能源、教育、环保等多个行业都急需“双碳”人才。行业多位专家预测,“双碳”领域未来10年—15年间都将处于蓬勃上升阶段。“双碳”行业就业前景如何?高校新开设的“双碳”专业有哪些?
法案涉及工业用地的开发、绿色产业项目的融资以及税收优惠。法国政府计划在2023年至2027年间为工业用地投资10亿欧元,并希望通过税收抵免策略到2030年吸引230亿欧元的投资。
近期,ESG数据科学公司RepRisk的研究指出,四分之一的全球气候相关ESG风险事件与漂绿有关,比率较去年有所上升。不仅如此,与漂绿相关的上市公司中,还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公司涉嫌"漂社",即对公司社会责任的误导性描述
10月20日,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管理办法》中的“变”:对比征求意见稿,《管理办法》有部分调整:1)在延续项目真实性、唯一性、额外性等基本要求基础上,对额外性做出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