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党的二十大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上,对能源发展作出新部署,提出“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10月18日下午,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关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的通知》,要求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民航七个重点行业的部分企业开始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
“蓝碳”生态系统固碳量巨大、固碳效率高、碳存储周期长,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同时,“蓝碳”生态系统能为多种类海洋和沿海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并有助于保持沉积物以稳定海岸线,防止海滩侵蚀,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主动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添砖加瓦
中方将持续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合作,加大对“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的支持,继续举办“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建设光伏产业对话交流机制和绿色低碳专家网络。落实“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
华为数字能源下足了功夫,一方面通过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减少能源端温室气体排放,仅产生7718吨当量二氧化碳;另一方面,华为数字能源污水、废气、固废管理愈发严格,耗水量仅为8.75兆升、挥发性有机物382千克、危废57吨、非危废2468吨
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要建设一条开放发展之路,同时也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10年来,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合作项目从愿景变为现实。绿色正在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鲜明底色
建成更加有效、更具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关键在于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是一项艰巨的、系统的和长期的工作,应以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要求和全国碳市场建设面临的阶段性问题为导向,持之以恒,打好法律法规
能源电力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一直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迅速扩张。受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影响以及煤炭资源获取的可靠性、低廉性,长期以来,煤电都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造成环境污
回顾“一带一路”倡议十年历程,中国已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同相关方签署了50多份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文件,建立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同31个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
10月16日,记者从重庆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获悉,截至2023年9月,重庆碳市场累计成交量4586万吨,累计成交额突破10亿元。其中,重庆碳配额累计成交4043万吨、9.01亿元,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及重庆“碳惠通”项目自愿减排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