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 国家电投黄河公司较国家要求时限提前4个月完成全国第二个履约周期碳配额履约

    碳排放配额履约是指重点排放单位通过自身减排、购买配额等方式抵消自身碳排放,并根据实际排放量及国家核发配额情况完成履约清缴。黄河公司三家火电单位自2020年纳入重点排放名单以来,已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2019年、2020年)碳配额履约

    2023-09-06 15:38 浏览量1674 评论0
  • 《中国上市公司ESG研究报告(2023)》蓝皮书:上市公司ESG投资呈现五大趋势 国有上市公司ESG发展总体领先

    2023服贸会期间,在9月5日下午举办的“碳中和行动与企业ESG创新论坛”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联合发布了《中国上市公司ESG研究报告(2023)》蓝皮书。对中国上市公司2021~2022年度ESG表现进行多角

    2023-09-06 15:31 浏览量2803 评论0
  • 助力“双碳”目标 构建中国绿色价值体系

    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交易证书被视为企业生产绿色电力的“电子身份证”,是二十多年来国际上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促进绿色清洁低碳消费的通行做法。虽然绿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核发机构、交易范围、价格机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2023-09-06 12:56 浏览量18666 评论0
  •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1/4来源于食品行业 做好食品产业的绿色转型工作对于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加强食品产业碳排放的监测、核算、报告和核查体系建设,完善监测指标、关键参数,探索构建食品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消费者引导,培养消费者的低碳消费意识,使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

    2023-09-06 12:47 浏览量607 评论0
  • 《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 循环经济领域资源化过程 互联网平台废弃产品回收》团体标准

    这是国内首份成体系、覆盖面广、实用性强的互联网闲置物品交易及互联网回收减排量评估的团体标准。基于两大团标中提出的减排量计算方法学,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平台买卖闲置物品可减少的碳排放量,以及参与互联网回收可减少的碳排放量也有了具体的计算标准

    2023-09-06 11:21 浏览量769 评论0
  • 《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 互联网平台闲置物品交易通用要求》团体标准

    近日,在2023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会成果发布会上,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批准发布了两项团体标准《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 互联网平台闲置物品交易通用要求》和《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 循环经济领域资源化过程 互联网平台废弃产品回收》

    2023-09-06 11:20 浏览量1104 评论0
  • 拓展碳金融 活跃碳市场

    碳市场以碳排放权为标的资产进行交易,是比较典型的权证市场,有较强的金融属性。因此,发展碳金融对建好碳市场至关重要。在“双碳”目标下,金融机构今年以来频频发力碳金融,与“碳”挂钩的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体系不断涌现。

    2023-09-06 09:09 浏览量5054 评论0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魏庆坡:碳排放权法律属性定位的反思与制度完善——以双阶理论为视角

    碳排放权制度作为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制度中的重要制度安排,旨在发挥私主体在参与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积极性,以总量控制交易的模式降低减排成本、提高减排效率。然而,对于集行政主导、交易机制、公益维护等不同要素于一体的碳排放权制度而言

    2023-09-06 08:35 浏览量4587 评论0
  • 起始单价183元/吨!全国首单红树林保护碳汇将拍卖

    9月5日,深圳正式发布全国首单红树林保护碳汇拍卖公告。根据拍卖公告,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第一监测期(2010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碳汇总量共38745.44吨)内的3875吨红树林保护碳汇量将于9月26日下午3时公开拍卖,拍卖起始单价183元/吨,竞买保证金36万元整

    2023-09-05 16:54 浏览量1487 评论0
  • 希望全国碳市场分批次纳入机构投资者

    随着第二个履约期临近,全国碳市场量价齐升。上周,全国碳市场CEA(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646.11万吨,总成交额约4.07亿元,综合价格收盘价为68.43元,较去年年底的累计涨幅约25%。与此同时,首届全国碳市场模拟交易大赛正如火如荼

    2023-09-05 14:08 浏览量10003 评论0
  • 《近零碳港区建设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发布

    8月28日,山东港口牵头,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辽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等多个单位参与编制的团体标准《近零碳港区建设技术要求》,由中国航海学会正式发布实施

    2023-09-05 09:51 浏览量518 评论0
  • 访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转型金融和绿色金融成实现“双碳”目标双支柱

    洪涝、干旱、台风、动物濒危、海平面侵蚀居住地,突发气候危机愈发密集与暴力,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也愈发成为全球共识。目前,已有173个经济体为全球温室气体净排放的目标而制定了自身的净零计划表。“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则是中国的承诺

    2023-09-05 08:51 浏览量11129 评论0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