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支持服务业在绿色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服务贸易与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释放更多创新活力
近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制定了《上海市碳排放管理办法(草案)》,并公开征求意见。该办法中指出,碳排放交易标的包括上海本市的碳普惠减排量和经市生态环境部门批准的其他碳排放交易品种。并提出,上海市将通过对个人低碳行为和企业、社区、家庭的中小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是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对于其重启,大多数专家都乐见其成。“CCER重启是必然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强制碳市场的补充,有利于遵约市场、企业实现低成本减排、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从国际和国内看
配额分配的差异化管理下,低效火电机组将逐渐退出,企业可承受的配额价格上限也会随之提高。目前碳价在理论上仍有较大的波动空间,但拘于全国碳市场交易体系有待完善、市场交易活跃度不高等问题,非配清缴期碳价窄幅震荡仍将维持较长时间
2021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推动实现“双控”制度转型:“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简单层层分解
完成八大行业全覆盖后,全国碳市场的年度配额总量有可能会从目前的 45 亿吨扩容至 70 亿吨,覆盖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 60%左右
配额拍卖为政府创造收入,可用于开发和支持减排项目。我国全国性碳市场目前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确定配额总量,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湖北、深圳的区域碳市场则采取总量控制。全国性碳市场扩容基本完成后大概率将择机引入总量控制以适应减排目标
扩大市场开放程度。碳市场发展相对成熟后,应逐步引入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参与碳交易,快速提升市场体量。 第三,丰富产品类型。证监会在 2022 年 4 月 12 日已发布《碳金融产品》(JR/T 0244—2022)标准,未来将有序发展碳金融工具和产品
根据 2019-2020 年全国火力发电量和热电机组供热量的关系,可以计算出全国整体热电比约为 0.13,并假定该值为配额管理范围内各机组的热电比,不考虑修正系数,根据各机组配额比例以及对应基准值可推算出各机组供电(热)量比例
2005 年开始,我国主要通过国际 CDM 项目参与自愿减排市场,即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级的合作,通过项目实现“经核证的减排量”(CER)。2012 年,欧盟宣布从 2013 年开始只接受最不发达国家新注册的CDM项目
据易碳家了解到,由于大型发电企业的惜售情绪,市场整体呈现出交易活跃度低的问题,且大部分控排企业尚未将碳配额当作一种生产要素纳入日常生产运营考虑,碳交易主要以履约为目的,较少考虑保值增值。
全国碳交易市场采用“双城”模式,交易中心设在上海,碳配额登记系统设在武汉。碳排放配额可以采取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其他符合规定方式交易。协议转让包括挂牌协议交易和大宗协议交易,买方申报单笔不小于 10 万吨必须采用大宗协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