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二十国集团(G20)环境与气候可持续部长会议在印度金奈举行。会议深入探讨气候变化、蓝色经济、资源效率和循环经济、土地和生物多样性、水资源管理等全球环境与气候问题。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率由外交部、生态环境部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并发言
甲烷回收利用项目开发CCER的启动,是为了更好地推动环保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助力绿色低碳经济的建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环保和经济效益
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即绿证,是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发绿色电力颁发的具有独特标识代码的电子证书,是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也是认定绿色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1个绿证单位对应1000度可再生能源电量。以绿证认定可再生能源的绿色属性
唯一性方面,明确绿证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也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为确保绿证的唯一性,明确绿证对应电量不得重复申领电力领域其他同属性凭证
考虑到现阶段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准确计量尚不具备条件,目前绿证核发全覆盖仅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待相关条件成熟后,适时将可再生能源非电利用纳入绿证体系
拓展绿证交易平台。将绿证交易平台从此前的中国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平台,扩展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和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后续适时拓展至国家认可的其他交易平台。买卖双方可自由选择任一绿证交易平台开展绿证交易
绿证既是可再生能源电力环境属性价值体现,又是精准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核算工具,也是国际通行的绿色电力消费证明方式。为提升绿证的通用性,《通知》围绕进一步拓展绿证应用场景,为绿证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7月17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1、2022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相关工作的通知》。相比首次履约期,此次全国碳市场履约期的周期为2年,即下发了2021年和2022年两个年度的预分配配额,控排企业须在2023年12月31日前完成2021、2022年度配额清缴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碳排放交易专业委员会(简称碳交易专委会)是由来自碳排放交易及相关方向的科研、教育、管理、产业等领域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学术性、非盈利性社会组织,致力于为广大碳交易领域工作者搭建起碳交易研究和信息交流平台、碳交易管理技术支持平台和碳交易国际合作平台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3〕1044号)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善支持绿色发展政策,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
2017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公告宣布暂停受理国家核证自愿减排(CCER)项目审批备案,标志着CCER项目暂停。至今已超6年,仍未启动。而且,今年4月份召开的全国林业碳汇试点方案研讨会上,国家林草局有关领导和专家表示,暂不建议各地大规模开发CCER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