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1、2022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相关工作的通知》。相比首次履约期,此次全国碳市场履约期的周期为2年,即下发了2021年和2022年两个年度的预分配配额,控排企业须在2023年12月31日前完成2021、2022年度配额清缴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碳排放交易专业委员会(简称碳交易专委会)是由来自碳排放交易及相关方向的科研、教育、管理、产业等领域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学术性、非盈利性社会组织,致力于为广大碳交易领域工作者搭建起碳交易研究和信息交流平台、碳交易管理技术支持平台和碳交易国际合作平台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3〕1044号)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善支持绿色发展政策,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
2017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公告宣布暂停受理国家核证自愿减排(CCER)项目审批备案,标志着CCER项目暂停。至今已超6年,仍未启动。而且,今年4月份召开的全国林业碳汇试点方案研讨会上,国家林草局有关领导和专家表示,暂不建议各地大规模开发CCER项目
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其重大意义
现在关于碳汇交易的一些文章和媒体宣传,错误的信息“满天飞”,呈现出“劣币驱除良币”的态势。不少公司在全国各地大肆圈林地。如通过签署开发合同,把一个县(区、市)的全部森林面积都列为可以交易碳汇的项目并无限夸大碳汇收益,误导了一些地方领导和林农
2012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宣布,中国将出资2亿元人民币,开展为期3年的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帮助非洲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国家等应对气候变化。2014年9月,张高丽副总理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表示,中国将大力推动气候变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对金融业而言,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孕育着大量金融业务新机遇,将催生新产业和新业务模式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有力有序有效做好科技创新支撑我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根据科技部《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实施方案》和省科
近年来,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逐渐降低,但绝对值仍处高位。综合来看,目前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在80%左右,非化石能源不到20%。对此,徐春明表示,未来这一结构会发生颠覆性变化,碳中和背景下非化石能源占比将达到80%以上
根据《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本市2022年度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发放的通告》(通告〔2023〕18号)的有关规定和安排,北京绿色交易所于2023年8月1日组织实施了北京市2022年度碳排放权配额有偿竞价发放。本次有偿竞价计划发放总量为150万吨、竞价底价为98.73元/吨
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是更为直接的控制指标,打破了能耗双控指标对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能源化工产业的约束,能够更好服务我国“双碳”战略。虽然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转型是一个必然趋势,但一定要循序渐进,切忌急躁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