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23.0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的温室气体吸收汇为11.5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全国碳汇量约占碳排放量的九分之一,距实现碳中和愿景任重道远。虽然近年来我国在植树造林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十四五”时期作为实现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的“上半场”,对提前疏解能源转型压力、加快形成系统变革惯性、打牢夯实气候治理基础,推进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整体发展至关重要。“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落实情况,将成为实现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
中国是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贡献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2年,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发明专利授权量累计达55.8万件,其中,中国专利权人获得授权17.8万件,占比达31.9%,年均增速达12.5%,明显高于全球2.5%的整体水平
全国碳市场经过两年的运行,使其从试点走向全国范围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作为国家级战略,减排措施做得好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非但不用花钱,可能还会有盈余,纠正了“碳市场就是给企业增加成本”的错误观念
随着碳市场运营步入正轨,碳配额的发放将逐步收紧,促使参与交易的企业调整能源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有效控制和减少排放。还是希望电力企业,尤其是煤电的企业从长远角度来看,严控新上的煤电项目,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加强企业自身的节能、低碳化的改造
力争今年年内尽早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通过制定实施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制度体系,并采取有力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确保项目具备真实性、唯一性和额外性,确保减排量可测量、可追溯、可核查,维护市场诚信、公平、透明
《发电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自查要求》适用于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黑龙江省发电企业(含自备电厂),其在核算指南的基础上提炼出了数据质量控制关键点,条理清晰,易于学习和掌握,便于企业逐条对照自查。在提升企业自身碳排放数据质量的同时
为提升我省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水平,近日,省生态环境厅组织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碳市场专家团队,编写印发了《黑龙江省发电企业碳排放现场监督管理检查表》《黑龙江省发电企业碳排放现场监督管理检查操作手册》《发电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自查要求》
根据世界银行年度报告,去年全球碳市场规模虽持续成长(达950亿美元),但却仍仅涵盖23.5%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其中碳税涵盖5.5%,其余18%则由碳权交易所(ETS)所涵盖,显示全球还有76.5%的排放尚未被纳入管理
启动自愿碳减排交易(CCER),这些都是深化和完善碳交易的重要举措,需要在过去两年实践的基础上加快步伐;此外,目前全国碳市场交易量较低、碳价格不高,怎样改进碳配额机制、怎样更好地开展企业履约,发挥碳定价在促进节能降碳方面的作用还需要大力加强
新型电力系统的概念是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首次提出的,此后,《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进一步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作为重点工作任务。回顾19世纪末以来国内外100多年的电力系统发展历程
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总体设计技术专家组负责人、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认为,运行两年,全国碳市场交出了一份“超出预期”成绩单。张希良:从参与交易的企业角度来说,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都从中获益,达到了双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