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并非是起于国家制定“双碳”目标,而在此之前中国就已经开始部署这项工作。
在过去十几年前,中国政府就已经开始着手温室气体减排工作,积极鼓励各地进行试点,这种做法完全符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采取的渐进式推进某项事业发展的传统思维和政策取向,实施任何一项重大的改革其实都是从试点开始。
自2010年以来,中国开始在某些城市进行二氧化碳减排试点,而且不少试点城市都正式提出过“碳达峰”的目标和时间表,比如有的城市提出在2020年前实现“碳达峰”,也有试点城市提出在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
然而,从试点目标来看,不少城市提出的“碳达峰”目标或许无法实现,这有这些城市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阶段的约束,当然也与国家没有正视提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和时间表有关。
在我们中国,根据历史经验来看,如果中央政府没有提出刚性的目标,如果中央政策对地方政府没有硬约束,没有硬考核,没有激励机制,那么单独依靠地方政府的自主性、主动性就很难实现政策落地和目标落实。
从现实情况来看,国家出台了“双碳”目标,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这对地方政府来说就是硬约束,地方政府包括以往的试点城市便可以根据形势变化调整以往的政策,也应该需要“回头看”,研究和分析以往政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