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在讨论双碳的问题的时候,减碳的前提是如何“算碳”,目前碳核算还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能链在碳核算和激励方面,也推出了相关服务,助力产业链上的企业。对此,能链都做了哪些工作?
翟宇博:各行各业都在算自己的减排量。一些国家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标准,或者说某些领域已经有了明确的计算方式,但大量的新兴产业仍然没有相应的方法学。
能链可分享一些心得。首先,当出现重复计算时,一定要确保相关业务部门的业务属性有明确的划分界限。另外作为企业,不管是esg信息的披露还是把碳的量值算得准确非常重要,要把定性的信息更多的去往定量去做转化。
其实早期的数字化领域,很多方面都没有相应的计算方式,能链也一样,我们找了非常多的标准,将原有的一些基础方法结合现有的现代技术,通过线上数据分析和线下精确调研去形成团体标准,再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其中,作为标准的制定方和决策者,让他们对标准产生更大的信任,慢慢去助推标准有更大价值。
去年,能链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联合成立了中检能链公司。主要目的也是面向交通
能源全产业链开展质量检测、星级评定和标准化认证服务的企业,为消费者打消了对油品质量的疑虑。能链在其中扮演相当于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的角色,希望为能行业做出贡献。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