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碳中和 查看内容
  • 4258
  • 0
  • 分享到

当务之急是明确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

2023-9-24 09:17

来源: 界面新闻 作者: 郁娟

过去三年,您看到了哪些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的成果?


邹骥:首先是全民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多人原来都不知道什么叫达峰、中和,经过宣示这一目标,及后续一系列活动、研讨、文件等,大大普及了全民关于“双碳”目标的知识。

其次,从政策体系角度,过去不到三年时间内形成了“1+N”的政策体系。尽管有的没有定量、还比较笼统,但毕竟为政策搭建起了“四梁八柱”,勾勒出总体的目标方向和路线图。此外,它分门别类,为一些重大问题、重要行业领域提供了明确的导引,可以作为进一步发展政策的重要基础。

第三个成果在研究界。很多基层单位、高校成立了碳中和研究院,做了很多研究,尤其在中国“双碳”的目标设置、重点领域的识别、实现手段等方面。

从企业角度看,很多企业也纷纷把“双碳”纳入工作战略和方向,在技术、工程和管理级别开展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从大的战略宣示,到政策的框架、研究,再到实践,这一局面打开了。

在实际的节能减排方面,也有一些重要的成果。风电、光伏的装机量、发电量占比迅速提高,把中国的能源转型推到新的历史起点,完全超出了三年前的想象。

过去三年的很多技术变革,使中国的“双碳”走上轨道。数字经济、5G、AI、工业互联网、储能、充电桩、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等新兴战略产业,既能够提高效率,也有利于节能减排。

界面新闻:作为这三年的重要成果之一,“1+N”政策体系,还有进一步完善之处吗?

邹骥:“1+N”政策体系建立了框架,指引了方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之后政策怎么落地、有无硬核的措施来支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改善的空间。

可能需要把政策体系和具体的投资、研发、项目、贸易结合起来,以及加上“价税财金”(价格、税收、财政、金融)等手段。

当务之急是明确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