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增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力,是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将“生态蛋糕”和“经济蛋糕”的分配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国民收入合理分配和地区协调发展。目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中还存在生态产品产权界定和价值核算尚不成熟、生态补偿机制不够健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尚不充分等问题。建议:
完善调查监测体系,分类摸清生态产品本底情况。依托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结合生态产品的市场属性明确生态产品权责归属、保护和开发利用等信息。优先开展水资源、林业碳汇、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智慧化监测,研究和明确生态效益的计量标准和测定方式,使重点生态功能区改善生态环境、创造生态价值可衡量、可测定。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优化财力补偿补助体制,深化跨区结对协作与精准合作。针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要与功能区创造的生态价值挂钩,有利于正向激励。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要调动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积极性,探索建立协作双方财税分享和利益联结机制,结合实际需求创新合作模式。
完善生态价值实现路径,优化资源利用、土地供应和产业监管政策,创新投融资模式。开发权益类信贷产品,拓宽生态产品融资渠道,构建生态信用机制。研究出台生态涵养区“点状供地”相关政策实施意见,明确支持项目类型、指标核算方式等内容。探索自然资源的经营权、修复项目的建设权、后续产业项目的开发权“三权合一”模式。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