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济理论通常认为,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劳动、资本三大类,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要素的边界不断扩展,资源环境的要素属性也逐步凸显。我国资源相对短缺,环境容量相对不足,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水资源严重短缺,
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高,加之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期,未来能源资源消费还将持续增长。这客观上要求我国千方百计提高资源环境要素利用效率,通过市场化配置将资源环境要素价格显性化、成本收益内部化,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资源环境有价的理念,推动节能降碳相关技术、管理、制度创新,带动和扩大绿色投资,最终提高资源环境要素在不同部门、行业、地区间的配置效率,将有限的资源环境要素动态配置给利用效率更高的主体,降低全社会节能降碳成本。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