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生态 查看内容
  • 14828
  • 0
  • 分享到

币圈寒冬将近 区块链项目资方被迫“从良”

2018-8-17 10:27

来源: 区块链探长

资本:按兵不动,区块链项目方被迫“从良”


熊市也是 token Fund 转型与洗牌的契机。


“坦白说,我瞧不上任何一个币圈基金。”


“很多币圈投资人对行业、业务、技术的理解根本不够。”


“他们根本就是运气好,你说哪只区块链基金在今年熊市中赚到钱的?”


我接触的大部分来自传统 VC 的投资人或者顶级 FA ,往往看不上币圈投资人,甚至看不起当币圈投资人的自己。


“说实话,我还是更关注我投的股权类项目,陪他们成长、找团队、定方向等。之前投的那些空气币项目,我自己都瞧不起他们,也不会为他们站台。有时候投了之后,我都没跟他们打过电话,我只会拿自己的钱去玩玩,不会用基金的钱去投。”一只新基金的创始人说。


瞧不起的原因很简单,大多数 Token Fund 根本没有“陪项目一起成长”,也没有投有价值的项目。


资本向来让企业又爱又恨。爱是资本为了项目提供了发展资源和资金,恨是资本倾向于关注眼前利益而非企业长期发展。


今年以来兴起的 Token Fund 更是将这种恶发挥到极致。ico 给了他们快速套现的渠道,也给了部分基金只关注短期币价的选择。


有项目感叹,ICO 虽然流程简单,但融股权资方愿意陪跑,对公司长远发展其实更有力。“人家拿了 token 可能会砸你盘,投资机构却愿意和你一起成长。”


传统的风投机构,投资逻辑偏向孵化,往往是看准团队、技术等条件之后重金投入,然后为项目方提供各种资源去扶持。可是新兴的币圈投资则是“撒胡椒式”:每个少投一点,不看价值看热度,其实就是“韭菜喜欢的项目,快进快出,有一部分投机的性质”。说白了就是割韭菜。


可是在一名一线币圈基金投资人看来,这样的投资逻辑也是顺势而为。“币圈的项目,本身离落地就很远,可能根本就落不到地,只能看重他上交易所和市值管理的能力。”


现在形势变了,这些项目已经没有市场了。


随着韭菜越来越聪明,行情越来越淡,资方也越来越理性。


去年,机构为了一点份额,连白皮书都不看也要疯狂挤进去。后来,融资没白皮书不行、单靠白皮书不行、团队技术好也不一定行。比如,方才提到的瑞典项目本来就打算来中国融 token,最后不得不回到欧洲融股权+token。这个项目的 FA 表示,“现在大量币种破发,投资人觉得,反正都破发,投基石反倒被套死,还不如到二级市场买你的币。”



寒冬总是创业者的,对资本来说不过是“看多投少”。


钱总会往好项目和新热点上集中。最近硅谷的学术明星是团队是丹华等机构的新宠,估值巨高,投资机构能排好几条街,一家年初之后才入局区块链的基金表示:“其实硅谷这些项目,挣钱角度可能都比不上国内空气币项目,翻几倍不错了。主要我们在国内当不了庄,只能当韭菜。迫不得已,逼娼为良。”


在熊市中,Token Fund 正变得跟传统 VC 越来越像,他们正在尝试陪跑,更看重理性的价值投资。


因为千币破发,他们不得不精选好项目,既然韭菜不在,也没必要热度投项目,只能做价值投资了;为了拿到更低的价格,他们开始将更多的重心放到孵化和投后上,给项目更多的资源争取更低的价格,为项目包装和找下一轮机构以拿到更高估值。


有些机构已经两个月没有投任何项目,投资经理们或只看不投,或梳理已有投资组合做投后,或通过分析学习加强对行业的理解,以期好项目出现时能及时抓住。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