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天总会到来,冬天总会过去。
币圈老人都知道,区块链本来周期性很强的行业。
这也不是行业经历的第一个熊市,也不是行业经历的最后一个熊市。
历史总是不断重演,这两年的盛况在老人眼里就像 2013 年比特币第一次暴涨。币价的暴涨带动了行业的“迸发”,产业链上下游再次繁荣,钱包、媒体、交易所等基础设施和送水服务前赴后继。短期内百倍暴利,让周边产业和配套服务都大获其利。
随后,币价暴跌,创业者难以为继,大批离场。币圈创业者十七进制曾如此描述期间光景:
比特币在行情4500(人民币)的时候,比特币的创业者聚在一起撸串。
比特币在行情3500的时候,北上深杭还能找一帮子人聚会。
比特币在行情2000的时候,很多比特币创业者开始卖币为生。
比特币在行情900的时候,再也没有人谈及比特币了。
“2014年出来了无数的资讯、交易所,都死了。”币圈老人孙小小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最为赚钱的矿业,也未能幸免。全副身家 all-in 烤猫股票的孙小小,到了 2015 年春节,连回家的车票都快买不起。据链池科技创始人三金表示,后来死了不下 100 家矿机代工厂。
行业已经萎缩到养不起那么多人。这才是真正的冬天。

“没到冬天呢。”
跟当年将近一年的横盘相比,现在不过是秋天。
当冬天,你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死掉,包括应用、公链、媒体、交易所、钱包……
当然,你更可能根本看不到,因为这个行业不再热,企业会逐渐淡出公众视野,死了的销声匿迹,活着的低调做事。
“行情过去了,热度就下来了。因为区块链短期内除了炒作以外并没有什么应用。”
孙小小和神鱼等一众资深从业者相信区块链未来能改变世界,也认为今天用户认知和配套设施还未到。
未到,但在临近。
单纯币价的涨跌,没法真正挤泡沫,也没法让行业进步。
幸而伴随着行情波动,行业的半径在扩大,用户认知和基础设施在进步,散户、资本、创业者、监管层,都在进步。
最新的“币改”概念带起了一波舆论,却未必能撬动投资者与企业的动作。
认真考察币改但最终因为难以结合或法律风险放弃的企业,以及带着兴趣而来却失望而归的投资人。“本来以为更多的实体进来这个行业会更好,其实根本不是这样,就是圈钱。”
投资者变得更理性,创业者变得更踏实。
牛市带来更多的韭菜与投机者,也带来更多优秀的人;熊市,挤走弱者与投机者,也筛选出信仰者与创新者。
就像币价总会再涨,币价总会再跌,但每次的谷底会比上次更高,因为信仰的人会越来越多。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春天只属于能熬过寒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