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生态 查看内容
  • 5168
  • 0
  • 分享到

【观察与思考】关于我国“碳央行”建设的设想

2023-10-17 10:44

来源: 《中国投资》 作者: 祁玉清

准确把握“碳央行”建设和运行的关键点


碳排放权交易的核心是强化减碳激励,让减碳潜力大和有减碳成本技术优势的企业承担更多的减碳任务,以实现降低全社会减碳成本的目标。

(一)组织架构

“碳央行”设决策委员会和办公室,“碳央行”需在全国碳交易所开设一个交易账户,在商业银行设立一个交易资金监管账户,日常具体操作由“碳央行”办公室负责。

(二)运行管理关键点

资金管理。“碳央行”为非盈利性机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配额有偿分配收入,碳排放权质押融资,中央生态环保、低碳减排相关渠道的补贴支持资金,“二级市场”交易调节、拆借的动态资金。“碳央行”的“一级市场”配额分配收入尽可能覆盖“二级市场”调节资金需求。经“碳央行”决策委员会同意,“碳央行”以变相补贴方式实施的市场调节可有一定资金缺口,缺口规模和资金弥补渠道由“碳央行”委员会协同相关部门确定。

配额管理。每个履约周期内,“碳央行”决策委员会确定“碳央行”获得碳配额的多寡,“碳央行”按照尽可能少的原则有序向市场投放碳配额,投放的配额绝不能超过所获取配额上限。在一个履约周期结束后,“碳央行”的“一级市场”配额余额清零,待清零余额的多少与绩效挂钩。

市场调节管理。“碳央行”需加强对我国碳减排成本和效益的研究,参考各行业实际减碳成本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我国减碳效益和履约监管约束预期等影响确定碳交易市场调节价格上下限,并报“碳央行”决策委员会审定后实施。

(三)配套制度建设

国务院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全国“碳央行”建设和运行管理方案》,明确“碳央行”的职能定位、业务范围以及建设运行管理中各方的权责利关系;制定《全国“碳央行”资金和绩效管理办法》,明确“碳央行”的资金监管、绩效管理和风险管理原则、标准和方法。

作者:祁玉清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

编辑 | 青 禾

校对 | 闫建军

设计 | 大 米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