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铭称,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强制履约市场,目前只要求电力行业履约。政府要求石化、化工、建材、
钢铁、有色、造纸和民航七个行业报送碳排放数据并且已经累积了10年碳排放数据的统计,按照预期未来这些行业也将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所以不会再纳入到自愿减排市场。两个市场纳入的行业不同。
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有益补充,可以降低企业的履约成本,并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组成完整的全国
碳市场体系。因为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上碳减排指标的价格应该会低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的价格。另外,除了强制履约的企业,其他想实现碳中和的企业,大型活动如亚运会碳中和等,都可以通过CCER实现。例如之前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里面提到,CCER是可以选择的产品之一。
李怒云称,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结构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似,要设立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机构,成立前暂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承担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和减排量的登记、注销等工作,负责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的运行和管理,类似于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在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担任的角色;要设立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成立前暂由
北京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提供相应的服务与管理,提供核证自愿减排量的集中统一交易与结算服务,负责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系统的运行和管理,类似
上海环境
能源交易所在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担任的角色。
就是说,项目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注册登记,在北京绿色交易所完成交易。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