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2021、2022年度(第二履约周期)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配额清缴履约后,盈余可参与交易的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为186万吨,按目前交易市价计,可实现收益1.4亿元,为企业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2020年9月22日,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欧洲绿色新政诞生于保护人类和地球的需要。但它也被设计为建立我们未来繁荣的机会。自成立以来,它已经交付了。例如,去年欧洲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约2.5%,而经济增长了3.5%。因此,我们成功地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发展了我们的经济
首届全国碳市场模拟交易大赛顺利收官,模拟配额累计成交量16.16亿吨,累计成交额930.16亿元,日均成交量为6465.49万吨,每日收盘价在48元/吨-73元/吨之间。本次大赛在全国碳市场现行框架的基础上,扩大了行业覆盖范围,丰富了交易主体类型,引入了配额有偿发放机制和
CCER方法学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守,除了公平、公正、公开、诚信和自愿的基本原则外,减排项目的真实性、唯一性和额外性,项目产生的减排量应当可测量、可追溯、可核查等,也很重要
碳中和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国际社会对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碳中和不仅可以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还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创新和创业,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经过签发的CCER和有盈余的碳排权配额一样,可以进入碳交易市场,高排放企业在初始免费配额不够的情况下,可以从其他履约企业处购买配额,或用购买/自主开发的CCER项目进行部分抵消,以达到最终实际碳排放量的抵扣,以达到“零碳”目标,避免高额罚款
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地方的碳信用机制与碳排放交易体系或碳税相结合,作为抵消品,这将成为未来碳信用的重要需求来源。购买碳信用是企业解决其无法消除的排放的一种方式,通常用于碳交易市场的抵消机制。许多企业发现无法完全消除排放
碳信用机制按照其发起和管理机构,分为国际碳信用机制、国家/区域地方碳信用机制、独立碳信用机制三类。国际碳信用机制是根据国际气候条约(如《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建立的机制,通常由国际机构管理,如清洁发展机制
据易碳家了解到,自愿市场指的是CCER交易市场,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关键补充。经过签发的CCER和盈余配额一样进入碳交易市场,高排放企业在初始免费配额不够的情况下,可以从其他履约企业处购买配额,或用购买/自主开发的CCER项目进行部分抵消
据易碳家了解到,强制市场指的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的配额产品为碳配额CEA(Chinese Emission Allowance),是政府分配给重点排放单位(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八大重点行业被纳入到碳排放权交易的范围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表现为经济高效与能源低碳、生态优美与环境友好等的全面高质量发展。从经济来看,面对发展中的资源环境制约和“双碳”目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