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爱民:过去几年,中国走在一条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的正确道路上,多方位、多层次推进双碳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
一是已经基本形成了“1+N”的政策体系,为落实“双碳”目标提供了政策基础。二是“双碳”目标和行动已经被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
三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有所优化。过去几年,高耗能、高
碳排放的落后产能持续淘汰,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同时鼓励环保节能、光伏、新
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
四是在能源、交通、建筑等几个碳排放量较大的领域,也取得了进展。能源结构中煤炭的占比,从最高时的72%下降到目前的56%左右;可再生能源装机已经超过火电,也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
既有进展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不少挑战。例如,中国的经济结构总体仍然偏重,服务业只占53%;能源结构上,煤炭消费占比相较很多国家仍然偏高。
另外一大挑战是快速的经济增长,这伴随而来的是能源需求的增长。在能源结构难以短时间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这意味着碳排放的增长,因此我们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需融入现有立法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