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快培育战略性
低碳新兴产业。促进“新
能源+储能”融合发展,加快产业链群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做大做强新能源锂、钒电池材料主导产业,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推进新能源电池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提升电子信息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围绕“屏、网、端”、新基建等领域,重点发展智能终端、智能光电、显示面板、电子元器件及配件四大主导产业。切实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建设运营、
电商、信息系统集成、软件、数据等六大产业建链强链补链,促进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式发展。以药食同源、中药饮片为重点,推动药材开发和精深加工。以吉首市、湘西高新区为重点,构建绿色建材生产基地,建设部品部件生产产业集群、装配式建筑施工、装备回收等于一体的建材与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4%,培育1家省级“上云上平台”标杆企业,1家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州工信局、州发改委、州住建局、州
农业农村局、州生态环境局、州大数据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促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加快淘汰低效落后产能,进一步推动黏土制砖、矿山浮选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出清。做优做强绿色矿业和新材料产业,推动新材料产业低碳集聚发展,构建泸溪-花垣-保靖新材料产业带,建立花垣矿业大集群。提高锰锌、石材、钒等矿产资源精深加工能力,优化延长矿产资源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推广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新技术,推动有色金属单位产品能耗持续下降。深入推进农业精细化、优质化发展,推进茶叶、柑橘、百合、猕猴桃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各类食品精深加工能力及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推动特色食品产业绿色智能化发展,推进互联网、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绿色低碳技术与食品装备开发深度融合,推动行业技术改造和流程再造,建设食品加工智慧工厂。做大做强“古丈毛尖”“保靖黄金茶”“永顺猕猴桃”“湘西腊肉”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逐步提升高效低碳制冷新技术、绿色防腐保鲜新方法、环境友好包装新材料、智能化信息处理与实时监控技术装备在食品物流保质减损的贡献率。推动酒业酿酒生产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探索酿酒副产物综合利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提升新能源应用比例,努力打造零碳酒企。大力推广应用全电智能烤烟,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实现零排放零污染,电烤烟逐步全面替代煤烤烟。到2025年,全州所有矿山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争创省内矿业转型绿色发展引领区,露天矿山采矿权数量减少30%,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完成率85%。(州工信局、州发改委、州农业农村局、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州生态环境局、州烟草专卖局、州大数据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引导生态文化旅游业低碳发展。打造低碳精品旅游路线,围绕吉首、凤凰、永顺、龙山等旅游景区集中县市及凤凰古城、矮寨奇观、芙蓉镇重点景区,合理规划旅游地和景区之间交通线路,增加重点旅游地、景区间新能源大巴及其他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的应用比例。加强低碳景区建设,加强景区内低碳基础设施建设,在景区内部设置自行车道、生态步道等低碳旅游线路,抓好景区绿化、生态停车场、垃圾分类设施、低碳宣传等。开发一批湘西低碳绿色旅游商品,鼓励旅游商品生产企业降低生产能耗,减少过度包装,打造一批绿色低碳型旅游商品。倡导酒店、
餐饮低碳发展,推动星级酒店开展清洁能源改造,新建酒店全面使用清洁能源,引导酒店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塑料制品,呼吁宾客减少床上用品及毛巾的更换。以5G、VR等技术建设湘西文化旅游融合大数据研发与利用中心,推进分时段预约游览、流量监测监控、科学引导分流等服务,建设旅游监测设施和大数据平台,推进“互联网+监管”,建立大数据精准监管机制。开展“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乡村”等科技示范研究。到2025年,低碳旅游配套设施基本建设完成,旅游收入达1000亿元。到2030年,基本形成全域低碳旅游格局。(州文旅广电局、州工信局、州发改委、州市场监管局、州交通运输局、州商务局、州大数据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