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建集约高效交通运输体系。持续优化调整运输结构,积极推进大宗货物及中长距离货物公路运输向铁路运输有序转移,切实降低实体经济物流成本。深入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加快构建综合货运枢纽,大力发展公铁联运、公水联运,建设一批多式联运试点示范工程,提高货物运行效率和一体化组织水平。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的高效衔接,加快完善与铁路、水路、
航空等相衔接的多方式集输运体系。完善城市配送体系,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站场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按照“多站合一、资源共享”的模式,推广货运班线、客运班车代运邮件等农村物流组织模式,基本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加强物流园区建设,依托“夏蓉”大通道湘西境内段,优化运行组织,合理配置资源,积极发展集约化物流服务,贯通面向“一带一路”的物流运输大动脉。到2025年,干线公路网等级进一步提升,设施建设标准明显提高,“四好农村路”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效果显著,基本成为面向湘鄂渝黔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州交通运输局、州发改委、州工信局、州商务局、州邮政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专栏5 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构筑”工程
建设内容:完善湘西州内“两纵两横”综合运输大通道。持续推进湘西机场建设,加快州内通用机场建设,满足湘西地区民航客运短途运输和高端旅游需要。推进铜仁至吉首、渝湘高铁黔江至吉首段等高速铁路网络建设。以加密高速公路路网和现有高速公路扩容改造为重点,提升路网对外通达能力。加快推进普通国道实现三级以上贯通和乡镇通三级路。实施凤凰拉豪至大兴公路、龙山县白羊苏家堡至洗洛岩坳公路等边际公路项目,打通周边省界、州界断头路,实现省界、州界连接畅通。实施永顺县芙蓉镇绕镇公路等拥堵路段的扩容改造,加快吉凤融城大道项目前期论证。规划建设吉首双塘客运枢纽站、凤凰高铁综合客运枢纽等8个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吉首市铁路物流园、大湘西物流园2个综合货运枢纽。
建设目标:到2025年,干线公路网等级进一步提升,设施建设标准明显提高,“四好农村路”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效果显著,基本成为面向湘鄂渝黔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2.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绿色
低碳理念贯穿于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全过程,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废旧材料、设施设备、施工材料等综合利用,加强绿色养护技术的应用及推广,深入开发地热再生、排水路面等绿色低碳养护技术。有序推进充电桩、配套电网、加气(注)站、电动车和共享自行车专用停车位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核心区公共充电设施服务半径小于2公里,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充电站间隔小于50公里。进一步改扩建公交专用道,推进慢行系统专用道建设。积极打造绿色公路、绿色铁路、绿色机场,引导有条件的农村公路参照绿色公路要求协同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鼓励新建公路服务区推行节能建筑设计和建设。完善客运场站等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因地制宜打造一批旅游公路、旅游服务区。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应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充电设施改造或完善。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单位示范引领作用,州、县具有独立办公场所的行政事业单位按不少于现有停车位10%的比例配建充电桩,逐年增加。到2025年,充电桩保有量超过8600个。(州交通运输局、州发改委、州住建局、州公安局、州机关事务管理局、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网湘西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专栏6 城乡客运一体化“升级”工程
建设内容:构建一体化、零换乘、多层次的公交体系,全面提升城乡客运的服务广度和深度,实现城乡客运发展更加协调、网络衔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升公交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发展多层次客运服务,持续推进8县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建立相对完善的公交优先发展政策支持体系,打造功能明确、层次清晰的公交网络。创新公共交通服务模式。探索定制公交、夜间班车、微循环公交等新型公交服务模式。建立多层次、差异化的票制票价体系,推行优质优价,增强公共交通吸引力。定期对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运营服务质量实施监督考核,考核结果向全社会公布,并作为衡量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运营绩效、发放政府补贴、市场准入与退出的重要依据。积极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提高农村客运通达深度和服务水平。推广城市公交延伸、农村客运班线改造、城乡客运网络优化衔接等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模式。在吉首、凤凰等近郊区及人口密集区逐步推动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推广规范化、标准化服务。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村班线,设置隔日班、周班、节日或赶集班以及电话预约、包车等多类型班次。鼓励应用适合农村客运安全、实用、经济型客车和客货兼用型运营车辆。探索设置吉首和凤凰等城市候机楼、合理布设客运服务班线、完善公交运营网络等举措,提升机场、高铁站、综合客运枢纽等站场的客运组织水平。
建设目标:到2025年,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24%以上,城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60%。
3.推广清洁交通工具。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新
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全面推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装备推广应用。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扩大执法车、公务车、公交车、出租车等城市客运以及景区观光等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制定机动车更新计划,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运营比重。推行生态环保设计,鼓励新建高速服务区采用智能照明、绿色能源等新技术新方法。加快淘汰低效率、高能耗的老旧船舶,发展电动、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推进船舶靠岸使用岸电。推进绿色低碳驾驶培训,鼓励和引导教学车辆电动化。行政事业单位年度内新增购置普通公务车辆、执法执勤车(不含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工具车及特殊应急救援车)中,州直单位新能源汽车占比不低于60%,县乡单位新能源汽车占比不低于40%。到2025年,全州所有公交车全部实现电动化。(州交通运输局、州工信局、州机关事务管理局、州公安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推动智慧交通全面发展。完善交通数据资源交互共享平台,推动交通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协同联动。建设湘西州“驿智慧”交通旅游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挖掘交通旅游数据资源应用价值,充分发挥其在运行监测、数据分析、决策参考、应急处置等方面的支撑作用,提升交通旅游信息服务专业化水平,打造湘西“驿智慧”服务品牌。持续通过城市政务服务平台、互联网运营商等向公众发布服务信息,提升群众出行幸福感。持续高标准保障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州交通运输局、州工信局、州大数据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