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碳中和 查看内容
  • 4933
  • 0
  • 分享到

关于印发《湘西自治州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3-10-8 08:32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1.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快开展循环化改造,对标国、省要求,按照“一园一策”原则逐个制定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优化园区内企业、产业和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推广集中供气供水。合理延伸产业链,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提高资源产出率。开展节能降碳改造,推进能源梯级利用和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推动园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加强资源深度加工、伴生产品加工利用。满足建设条件的园区标准化厂房、办公楼按照宜建尽建原则推广屋顶分布式光伏,新建厂房同步设计安装屋顶光伏发电设施。到2030年,具备条件的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州发改委、州工信局、州生态环境局、州住建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专栏7 吉首经开区低碳发展“循环”工程

建设内容:以园区为载体,以企业为核心,建立物质交换与循环利用的长效机制。优化园区空间布局,推进调区扩区工作。聚焦“一主一特”产业,扎实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大文章。以马鞍制造产业园为装配式智能制造、烟草精深加工基地,河溪新材料产业园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新型材料研发基地,构建“一区两园”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引导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充分利用经开区标准厂房屋顶资源,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一期预计实现50MW容量。提高吉首市垃圾发电项目运行效率,积极利用地源热泵技术为片区内建筑集中供冷供热。促进企业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废渣废料循环利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域污染集中治理。加快建设吉首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炉渣综合利用项目、餐厨垃圾处理中心项目、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

建设目标:到2025年,吉首经开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基本形成,新能源利用水平显著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污染集中治理能力达到专业化水平,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基本完成园区循环化改造。同时以吉首经开区循环化改造园区为示范,以点带面,带动其他具备条件的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

2.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优化城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按照“一村一点、一镇一站”的原则,建设垃圾分类回收站点,在村庄、集镇建设再生资源收购网点。在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商店及公共场所设置自动回收设施,试点智能回收。建立和完善废品物资回收网络,将分散的个体收购网点纳入全州分类收集系统,并进行统一管理和资源化处理,减少周转运输环节,全面提高回收效能。厨余垃圾采用城乡一体化收运处置模式,规划建设一批厨余垃圾处理厂。鼓励建设集中规范的“跳蚤市场”,推进城市废弃物分类利用和集中处置,引导可再生资源利用项目集聚发展。(州住建局、州发改委、州生态环境局、州商务局、州工信局、州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动矿山废弃物综合利用。坚持绿色发展原则,以花垣县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展生产废石和选矿尾矿综合利用,开展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生活污水再利用、清污分流,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水平和再生资源利用率。积极推广充填技术,对无法利用的矿山废弃资源及时回填至采空区。强化过程控制、末端处理和循环利用等促进电解锰渣减排、降害。在金属锰行业开展强制清洁生产审核,推动电解锰渣无害化排放标准制定和实施,推动硫化渣、电解阳极渣分类排放(堆存),推进电解锰渣资源综合利用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鼓励企业对废钒催化剂等二次钒资源、废石、废酸、废渣、废气等进行治理与回收利用。加强锌冶炼工艺装备改造升级,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创建,积极引进锌再生、综合回收的新工艺和设备,加快完善浸出渣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废渣处理设施。抓好矿物废渣风险管控,实施尾矿库闭库安全治理工程及尾矿库生态修复工程。(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州应急管理局、州发改委、州生态环境局、州商务局、州工信局、州住建局、州科技局、州水利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推进塑料污染治理,推广使用传统塑料替代产品,健全完善塑料污染治理制度,加强快递包装绿色治理,推动电商与生产商合作,实现重点品类的快件原装直发,落实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制度,推行绿色包装。倡导州内旅游、住宿等行业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餐饮经营单位倡导“光盘行动”,鼓励使用再生纸制品,加速推动无纸化办公。完善餐厨垃圾管理机制,创新处理技术,提高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统筹居(村)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单位力量,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普及分类知识,将居民分类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州住建局、州发改委、州生态环境局、州商务局、州工信局、州市场监管局、州机关事务管理局、州农业农村局、州邮政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