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制取包括绿色
低碳化的问题,包括补能站方面效率提升且多功能一体化发展的问题,商用车不断向低碳智能方向转型。能源与站之间,储运网络多元化发展,站与车之间实现协同一体化、数字互联化发展。车辆与能源协同融合发展,支撑提升绿色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商用车
碳排放。从这几个方面,从电动化,从氢能化、从燃料电池、从车辆协同这些路径都是解决商用车碳中和重要的技术路径。
把刚才的问题小结,所以有很多路径都是可以做的,有很多场景跟很多的技术路线是可以结合的,不是某一个技术路线都适合所有的场景,所以技术路线和场景结合,动力系统跟场景结合,是未来商用车产品开发、技术投放和市场布局的一个很重要的抓手。
第三部分,主要是给行业和政府提的一些建议,从政府层面应该加强纯电动车的商用车推广,还要推广氢燃料电池的应用场景,包括要政府推动新的应用场景,像点对点的高速公路综合示范线,既能保证燃料电池的推广使用,也能保证未来氢燃料机的积极参与。要加强零碳内燃机示范应用工程,现在很多企业顶着巨大的压力,做了多种路线的探讨,其实占用了企业的资源,还影响了企业的盈利。但企业做了这么多的努力,还是需要企业与政府共同牵起手来,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如果没有当年万X副主席的倡导,大家想一想我们今天是不是没有了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
第二个层面,我们还是要对技术短板要做一些突破,像内燃机绿色低碳转型的问题,还有动力电池绿色创新,还有燃料电池及储氢系统技术突破和成本降低,还有整车双碳技术优化,像空气动力学低阻和低阻轮胎,网联出行绿色出行,这些问题都可以实现减碳。
第三个层面,要持续推动和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保障商用车碳中和发展。推动充换电站集约化、共享化发展。加氢站技术攻关与市场推广,氨氢融合发展探索,积极探索氨氢融合能源发展路线,构建安全、高效、低成本、多元化的绿色能源供给体系。打造智慧补能网络,依托互联网+智慧能源,提升智能化水平,积极推进车、站、网协同的智慧补能网络建设,需要政府多部门协同,需要企业多部门努力。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