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双控方面,纳入
碳市场的行业可考虑从行政区划双控考核范围中剔除,逐步实现行政指令向碳市场的让渡,2030年之后以市场调节为主。
碳排放双控除了要为国家重大项目留出碳排放量外,还应与全国碳市场相衔接。“十四五”后期和“十五五”前期以“行政为主、市场为辅”。全国碳市场处于建设初期,仅纳入了发电行业,配额分配相对宽松。石化、化工、建材、
钢铁、有色、造纸、电力、
航空等八大控排行业占全国碳排放量比重将达到60%以上,未来若能逐步纳入碳市场,通过逐年动态调整行业配额,使行业碳排放强度和总量控制在合理偏紧状态,并形成社会可承受的碳价,则无须在行政区划双控中重复考核,避免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并行造成市场失灵。“十五五”后期,更多行业和主体纳入碳市场,碳市场年度配额与碳中和目标相匹配,呈现递减趋势,行政区划双控将逐步让位于碳市场。综合协同应用碳市场、碳税等碳定价政策,以及电力市场的绿电、绿证政策,疏通全价值链的碳价传导机制,有助于调顺激励机制,引导经济社会整体的
低碳转型。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