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碳中和 查看内容
  • 20114
  • 0
  • 分享到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制造业绿色发展之路

2023-9-14 17:20

来源: 人民智库 作者: 乔岳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制造业的绿色化转型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碳中和与“稳增长”协同推进的要求下,制造业的绿色发展在宏观、微观、产业、制度等层面都面临诸多挑战。山东大学国际创新转化学院副院长乔岳认为,基于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难题,制造业绿色发展需确立近期、中期、长期分步走的路线图。在制度体系方面,需要统筹宏观管理、市场和金融、财政和税收、科创研发等政策体系。通过战略性关键技术研发、绿色技术战略储备和转移转化、提升数字化水平、充实创新人才等方式强化技术支撑体系,与此同时,还需要构建绿色生产和经营管理体系、价值链体系、循环体系、规模化生产体系和支撑体系。

核心观点

确立绿色发展实施路线图。从近期路径来看,制定制造业绿色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并完善制造业碳排放的核算和定价标准;从中期路径来看,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进行重点监控,在全行业高强度减排;从长期路径来看,建立全方位的绿色制造体系和价值链,长期保持产业零碳排放。

完善相关政策体系。通过气候立法、完善碳排放的周边政策等手段,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保障;深化碳交易市场的配套体系建设,提供中长期的碳交易制度以稳定预期;通过各级政府预算的常态化列支保证政府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

强化技术支撑体系。通过碳中和目标促进技术创新,提升制造业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要加快战略性关键技术研发,加大绿色技术的战略储备和转移转化,提升制造业数字化水平,充实产业创新人才队伍。

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企业和产业链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最终载体,全面构建绿色生产体系是制造业实现绿色化目标的重要途径。要积极构建企业绿色生产和绿色经营管理体系、绿色制造价值链体系、绿色制造循环体系、绿色制造规模化生产体系以及构建绿色制造支撑体系。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生产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球的碳平衡,碳排放的长时间积累使得气候变化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且急迫的全球性挑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已向世界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承诺充分体现了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本文导航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