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碳中和 查看内容
  • 20140
  • 0
  • 分享到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制造业绿色发展之路

2023-9-14 17:20

来源: 人民智库 作者: 乔岳

部分企业绿色化转型的动力和能力不足,以及消费者关于绿色发展的意识不足和需求不足是影响制造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


微观层面。部分企业绿色化转型的动力和能力不足,以及消费者关于绿色发展的意识不足和需求不足是影响制造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是以经济收益为目标的盈利性组织,如果环境价值无法体现在经济效益中,企业就难以自主选择绿色化转型的道路。基于管理惯性和文化惯性,经济性特点并不显著的绿色发展价值理念在大多数制造业企业中并不普及,绿色生产的观念无法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中得到贯彻。我国制造业企业绿色化转型能力不足与制造业的发展程度高度相关,根据《2019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中的数据测算,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目前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约为人均3万美元,仅为美国的1/5、德国的1/4、日本的1/3;在利润率方面,我国制造业的平均利润率约为2.59%,约为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利润率的40%;在增长率方面,我制造业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3.83%,低于GDP增长速度。因此,虽然绿色发展能够在中长期提高企业效率、增加企业发展能力,但短期来看企业的资金投入会直接增加运营成本和运营风险,当前部分企业关于“宏观衰退的预期”使其无法聚焦长期问题。企业的绿色化转型能力还体现在转型所需的技术储备上。从绿色发展的技术储备来看,美国、欧盟和日本具备先发优势,我国缺乏核心技术的前期积累,在后发优势的发挥中容易产生技术依赖并受制于西方国家的技术壁垒。

关于消费者方面,首先,由于我国制造业长期粗放式的发展模式,环境成本没有在生产过程中被内部化,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认可中不包括环境成本和生态成本,亦即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了解和重视程度均不足。作为一个刚迈入人均GDP一万美元的国家,我国大众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还是以成本为导向,更为注重价格和质量,对于碳中和约束产生的产品绿色溢价,消费者认同感不强。其次,由于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制约,消费替代型绿色产品供给不足,新一轮信息革命所形成的关键技术还未与绿色制造深度融合,难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绿色消费需求。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本文导航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