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碳中和 查看内容
  • 11864
  • 0
  • 分享到

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框架的构建——基于新发展理念的视角

2023-9-27 14:43

来源: 环境资源法治研究

新发展理念下ESG外延的拓宽


新发展理念下,ESG外延应逐渐向引导公司定位转型和功能扩张的价值导向型理念拓宽。ESG理念目前主要适用于市场投资领域,被定位为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其功能的发挥在于通过考察公司在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现,帮助投资者做出具有长期效益的投资决策。但是,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背景下,ESG理念所具备的价值功能已逐渐突破进行效益衡量的评价体系的边界,开始引导当代公司主体定位转型。公司与自然人同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其整合各种社会资源融入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中,并在日常活动中不断影响社会的发展。据此,关于公司的定位不应局限于经济主体的范畴内,还应当包含参与社会治理与发展的社会主体的范畴。学界关于公司社会属性的研究由来已久,积累了众多优秀的理论与观点,ESG理念正是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企业公民理论等代表性理论的延续和创新。弗里曼(R. Edward Freeman)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中首次提出系统化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并对利益相关者的概念作出界定,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利益相关者理论通过对利益关系的剖析和闸释厘清了公司与周围环境的内在联系,修正了人们对公司属性的传统认知,为公司主体定位转型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有观点认为这属于“工具性利益相关者主义”(instrumental stakeholderism),因为不论是对利益相关者有利还是不利的决策,都是股东实现其长期价值最大化的工具,股东在意的是它们的工具价值。但也不可因此否认利益相关者理论给公司治理研究带来的积极价值和进步意义。企业公民理论表达了公众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期待,帮助企业国正其社会定位,重新认识其与社会的关系。它试图从社会公民的身份视角把企业经营权利与伦理义务相结合,是企业管理伦理现代化转向的重要标志。ESG理念将环境、社区、股东、员工、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纳入评价体系中,考量公司回应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表现,强调公司的整体利益,并通过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三方面内容的整合,引导公司主体定位向社会公民扩张和核心价值向可持续发展转变,是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企业公民理论的延续。在此基础上,ESG信息披露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进相关理论的实际应用,赋予理论以推动公司转型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能动性,实现了理论的实践创新。此外,ESG理念以整体主义视角衡量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通过信息披露的形式督促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促进公司功能扩张,维持公司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动态平衡。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本文导航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