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性环境危机,联合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寻找“一直到遥远的未来都能支持全球人类进步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敏锐地看到:可持续发展是破解当前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向世界发出“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倡议,积极参与并引领全球环境治理新秩序。与此同时,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中国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将“积极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
低碳发展”。同步推进“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开辟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崭新道路。这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追根溯源、辨证施治、整体调理的“中医”,也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思想“密码”。为环境法面对调整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这两个巨大复杂系统关系时,摒弃“外科手术式”的单学科途径,采取跨学科、跨部门综合性调整方法奠定了丰富的实践体验基础,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态文明法治理论超越中西方传统哲学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命题,具有厚重的本土性和鲜明中国特色,既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原创性贡献,也是中国自主的环境法学知识体系的基石和核心范畴,需要我们从环境法哲学层面进一步深化理解、深刻把握、深入挖掘、深度凝练。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